明末清初,玉環海島上十分紊亂,民與賊分不清楚,官府有令:將島上的人全部遷到內地,不準住宿人,以后島上若有人,一律當做賊辦。因此玉環島荒無人煙。直至清雍正三年(1725年),政府號召可以墾荒,所以內地人到玉環島上墾荒。鑲額再次墾荒,首先林家祖先從永嘉巨溪赤塘來的,從龍灣大巖頭門上岸,以生鑼開,凡是鑼聲聽得到的地方都為自有。林家祖先考察過好幾個地方,認為鑲額土質最重,認為土重丁旺,故定居在鑲額。接著黃家祖先(…普青里敦),第二年潘家祖先也到小額來。因為潘家祖先原住林家的東首岙,所以林家祖先邀其同住一地,仍以東首給潘家住,田、地、山要哪給哪。到了林家第三代時,王家祖先原是個小孩到林家做牧牛童。這小孩聰明聽講,有了好幾年,牧童漸漸長大成人,主家認為這小孩很好,就將自己女兒招他入贅,過了十數年后,拆贅出來,岳父家給女婿田、地、山作為女兒嫁妝。林和王是祖婆親。
開墾二十年后,人口突增數十倍,到了乾隆十年(1745年),這年農作物遭受天、蟲、病災的損害,收成盡微,大家非常恐慌,一班年齡較大老人商量,到溫嶺新河做卦,卜得后山半山腰上有一個巖洞,立神祭拜,地方太平、人口平安、五谷豐登。老人回來這么一講,大家又在一起商量,接著男女老少一起出動,劈開一條荊棘叢生,伐掉參天樹林,直到巖塔下,確有一個巖洞,在一個高大巖壁中帶有豎直長形的洞,此巖似龍頭,背后山像一條龍。大家就在巖壁下,洞前挖開地平,并用草軒搭成一個小小廟宇。供人祭拜,并把洞口四周殘遺下來的獸骨或古代未埋葬人骨等全部收拾,送放在洞下右首的巖下,所以這巖號稱人骨巖。既建廟立神,大家議定廟名,取名定時等:龍巖宮、龍巖洞,花粉娘娘。三月三花粉娘娘壽誕,你若在此拜祭,虔心虔意、小心謹慎,十分顯靈,求子得子,求財得財,求醫祛病,消天解厄,求婚得婚,和睦相子。可真是有求必應,所以香客日漸興旺,特別坎門一帶香客最多。草軒所蓋的又小又窄舊廟,還火焚過幾次,又遭高巖壁上面水流下,廟內不可住人,實無辦法可想。
直至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,又認了陳家祖先、周家祖先,人口又增到幾百。老人發起將廟重建,當時經濟有限,用什么方法把廟重建擴大呢?大家一致認為,花粉娘娘,有求必應,特別坎門一帶人民最相信,那里經濟實力雄厚。到坎門一帶,收來一批錢物,用我們自己的人工,就可以建廟,大家一致認為這完全可行。發動眾人,或邀來隔壁村民,首先到坎門一帶,后迎遍玉環江南,所到之處,朝善男信女不計其數,真是轟轟烈烈,其中還有很多驚險、動人、可歌可泣的真實動人的故事。